在理财界混的人,都知道基金定投是适合稳健理财者和理财小白的一种有效的理财方法。
它的存在可以让人克服贪婪和恐惧。
因为它的不择时所以在遭遇市场好与不好的环境中,依然可以规律型的进行买入。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在理财的市场上走的更远和更久。
定投的魅力不惧下跌。
在基金净值出现下跌时购买较多的份额。从而拉低平均成本。
为上涨时的盈利蓄势。
定投时间是足够长了,但是在下跌时利用定投来摊低成本,平滑波动的优势被弱化了。
钝化就像定投的附属品。
是伴随投资一定会发生的确定性事件不可消除。
但是也不必过于担心。
随着定投时间推移。新定投金额占持仓比例被不断稀释。
占比逐渐降低。越往后新入资金对整个投资的影响已经十分微弱。
这是一个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减的过程。
成本钝化本质上是平滑收益曲线。
钝化效应本身并不会影响投资的收益率。
只要指数趋势长期向上。定投依旧是可以赚钱的。
定投的钝化避无可避。
一个简单的化解方法就是加大定投金额。
既然固定金额的投入效益递减。
增加投入的金额,使得相对持仓基金的权重变大就可以化解钝化的问题。
但是这个方法对心态的考验极大。
以A股牛短熊长的特征来看。如果定投过程中遇到较长时间的阴跌。
没有办法盈利,还要越跌越买加大投入。
实在是对心态的一种挑战。
不过投资的内核是反人性的。
另一个进阶版化静为动的办法是在定投中结合指数估值进行扣款调整。
估值更低的时候,我们增加扣款,买入更多的低价份额。
估值较高的时候,我们减少扣款,减少买入高价份额。
还有就是要适当止盈。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定投也一直有止盈不止损的说法。
当然这是建立在选取优质基金进行投资的基础上说的。
止盈和不止盈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每一次的止盈类似于终结一个小的微笑曲线。
重新开启下一个微笑曲线。
在定投中给自己设定合理的收益目标。
不断进行止盈,让收益落袋为安。
将长纬度的定投周期缩短一些,也可以一定程度对冲定投的钝化效应。
止盈的策略方法有很多并没有必胜良方。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执行的方法是更有效的。
成本钝化并不可怕。
选对产品长期坚持适量止盈。
或许更能体会到定投的优势。
在波动起伏的市场中收获较佳的体验。
磨底纵然难熬,却是为上升蓄力。
日拱一卒集腋成裘。
坚持对长期和复利的期待。
定投的人们更当保持“定”。
在低位捡筹码拉低成本。
反弹时才能获得可观的收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