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走势基本在第二个缺口上方区间震荡,但题材热点加速轮动,总体上,市场仍是围绕疫情及相关概念反复活跃。典型的震荡市,操作上坚持“轻指数、重个股”,踏准节奏,相信会有不错的收益。但如果追高或是买了非主流板块,肉是吃不到了,大概率赚了指数不赚钱、不是吃面就是吃瓜群众。
综合消息面、基本面、技术面各因素综合考虑,下周大A面临着两大隐忧与三大炒作预期。
一、下周的两大隐忧
一是美联储12月份加息时间窗口
美联储议息时间在12月13、14日,也就是周二、周三两天。
美联储是否能够放缓加息步伐,鸽派鹰派各执一词。但12月8日美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失业人数再创新高,为今年2月初以来的最高值;美企裁员潮已从科技企业到金融业;市场预期加息0.5厘的机会率超75%;华尔街重申美正在步入经济衰退。上周五美收盘三大股指均收跌。
对A股影响有多大! 主力是否借口美加息去补下方的2个缺口?!
以大A的尿性,下周初仍要以防范风险为主,如果周初拉升大概率是诱多!
二是下方的两个缺口
大A历来有“逢缺必补”的臭毛病。
11月11日形成的向上跳空缺口,在缺口上方区间震荡了两周,11月28日才回补。而且是借着降准利好低开下探补缺,狠狠地割了一把韭菜,让大小散们大跌眼镜。
指数随后在拉升的过程中,分别在11月29日、12月5日又形成了两个跳空缺口。上周在第二个缺口上方区间震荡了一周时间。
上周五港股大涨2.32%,勉强把A股带了红盘,但是量能始终无法有效放大!其实,这一轮反弹主要是指数的反弹,前期是“中字头”带着指数冲;周五则是上证50权重在护盘;大盘子耗费资金,所以别看成交大于周四,实际仍是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
综合看,下周初很重要!操作上还是留一分谨慎!一旦市场缩量,大概率是要向下补缺口。
其实,隐忧并不可怕,明确了市场面对的隐忧,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操作!
二、下周的三大炒作预期。
一是互联网医疗
近期围绕疫情政策,相关概念题材反复活跃。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简称“《指南》”),再次明确了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指南》提到,各地疫情防控机构要组织医疗机构,通过远程指导、互联网医疗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家人员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
12月9日周五,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大涨,带动了A股相关概念的飙升。
结合周末消息面,各地陆续放开;专家们纷纷表态:新冠(奥密克戎)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感染不可怕,7-10天可恢复;让99.5%的感染者安心在家治疗!等等,等等;市场上莲花清瘟已一盒难求;放开后就是元旦春节,不排除面临一轮爆发。
从疫情预期来看,这一概念的炒作,有望延续至春节前后。
但必须明确三点:一是港股互联网医疗短短9个交易日累计涨超66%,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二是A股互联网医疗板块中的标的分化严重,良莠不齐,没有业绩支撑的也不在少数;更有的其业务占比极少;三是政策面变化,这个是不可控的。
对于互联网医疗板块,回避高位票,关注补涨票;把握局部的低吸机会。
二是经济工作会议及稳增长预期
每年年末的经济工作会议,都是来年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和部署。大概率,明年的重点就是“抓经济、稳增长”,这一点不用细讲,大家都懂的!
抓经济,稳增长,是未来的大方向。可精选在政策扶持预期的板块,提前潜伏。
三是经济复苏概念
早在11月3日核酸自费检测时,就专门发文提示潜在机会。
近期关于后疫情概念,或者更直接说经济复苏预期概念,反复活跃。但这也仅仅是开始,多数票刚刚摆脱下行趋势,修复性上涨,处于上涨的初期。
结合年末临近,元旦春节,政策松动后的餐饮酒店旅游白酒大消费航空物流等板块,将迎来一轮跨年行情。
行情的走势,也并非一直阳线拉升,而是震荡上行!边拉边洗一直是主力资金惯用的操盘手法。
操作上,低是“轻指数,重个股 ”,别去追高,别去当天的热点,坚持低吸高抛,滚动操作!
还是那句话:上涨,是获利卖出的机会!下跌,是分批低吸的机会!
实盘操作上,考虑时间周期,半仓、低吸、滚动操作,及时止盈!
牢记风险!
坚持谨慎投资,获取稳健收益!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操作建议!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