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接近尾声,小伙伴们的钱包还好吗?最近葩姐反复听到一个词,绝对收益。想想在目前这样一个理财市场中,“绝对收益”实在是深得投资者心的一个概念。
红极一时的网贷行业随着国家的强力出清基本已经宣告了这个行业的覆灭,动辄10%的年化收益率实在是不敢投也不敢问。
4%已经成了理财产品中表现不错的收益,身边的朋友受到原行长周小川“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负利率时代”的启发,计划投资一个年金险之类的产品,可以锁定未来10年接近4%的收益率,他说利率一路下行,10年后这大概率也是相当不错的收益了。
宝宝类理财今年来我们已经说过多次,7日年化已经逼近2%,仅有的优势也就是流动性了。
这些从“稳健投资”中逼出来的钱该去哪儿呢?这就到了我们接下来探讨的主题,号称“绝对防御”的绝对收益基金。
A股市场长期收益为正,但是有回撤大、波动大等特征;债券类资产虽然收益波动较小,但是收益弹性有限,并且债券基金如果出现个券违约将带来严重的回撤风险。
而绝对收益策略产品的风险与收益介于权益和债券二者之间,所以我们首先要摒弃的误解是,“绝对收益”的基金就一定会赚钱。事实并非如此。
绝对收益基金并不是“绝对能赚钱”的基金,而是指以追求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的基金,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在锁定风险、控制最大回撤的基础上力求获得正收益水平的产品。
虽然力争正收益,但资本市场每天都在波动,所以绝对收益的基金也无法承诺投资者在任何一个短周期都不亏钱,绝对收益只是一个目标,一种策略。
既然有绝对收益,那就有“相对收益”。绝对收益追求的是正向回报,相对收益追求的则是在同类产品中的排名,两者的出发点不同。
在一些行情低迷的年份,甚至可能出现一种情况,虽然某只基金相对收益排名第一,但当年的收益率确是负的。
类比成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考试就更好理解了。追求相对收益的基金不管及不及格,只要超过同班同学就算很成功;而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呢,每次都要考到60分以上,才算成功。
那么,绝对收益策略产品适合哪些投资者呢?
首先是,对稳定回报有要求、对回撤容忍度较低的投资者。如果您的投资追求低风险、低波动及相对应的合理收益,那么绝对收益基金是不错的选择。
典型的绝对收益策略有对冲策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此外,一些基金产品也会通过控制权益仓位的方式实现绝对收益。在大风大浪的资本市场中,风险与收益如影随形,而绝对收益基金,就是在严格控制产品组合波动的前提下,争取最大回报。
千万不要小瞧了低波动。这可以帮助普通投资者获得良好的持有体验,给投资者长期持有的理由和信心。
其次是,长期投资者。绝对收益基金并非每天都有正收益,资本市场难免出现短期回撤,但长期来看正收益是大概率事件。时间越长,越能体现此类产品追求“绝对收益”的优点。或许短期无法让投资者“激情心跳”,但正收益的“雪球”越滚越大,也能带给投资者一份“小确幸”。
还有需要在资产配置中降低波动的投资者。为了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风险偏高的投资者也可以配置绝对收益类产品以降低组合波动及风险。
接下来的问题是,绝对收益策略的产品有哪些类型?主要有三类:
第一种是投资者组合以保险策略为主导,即在投资前期固收配置较高,相对稳健保守,在积累了足够的安全垫后风格转为更加激进,搏取更高的收益。从基金类别上来说,二级债基、偏债混合类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都可以以此为策略,风险和收益都是逐级升高的。
第二种是保持相对固定低权益仓位,例如对权益仓位上限规定严格(不超过组合20%)的二级债基,或者基金、基金经理本身采取持续低权益仓位配置。
第三种则是基金经理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主要表现为权益仓位的择时,通过在下跌市场降低权益仓位,在上涨市场增加权益暴露,获取绝对收益。
以上具体到基金类型,可以分为纯债型基金、部分投资股票的二级债基、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以及量化对冲类的基金等。
纯债型基金和二级债基我们之前已经聊过很多:
纯债基金选基攻略:选一只纯债基金,来告别通胀焦虑
二级债基选基攻略:建议收藏!低风险投资者必备选基指南
据华宝证券,从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和灵活配置三种绝对收益净值曲线与 Wind 全 A、中债总财富指数的对比来看,绝对收益产品相较于权益市场在上涨时缺乏弹性,但是明显平滑了波动,控制了回撤,并且实现了一定的净值增长;相较于债券指数,绝对收益策略的报有更好的上涨弹性。
2015 年至 2018 年底,灵活配置、偏债混合和混合二级债基组合分别实现总收益率 34.9%、34.4%和 23.3%,对应年化收益率 7.77%、7.67%和 5.3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