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唠唠利润表。利润表又叫损益表,它是三大报表里最容易造假的一个表。
我们知道利润表的编制,是根据权责发生制来的,所以是最容易造假的。有人说把一个会计关在屋里一天,他可以给你一张漂亮的利润表来。权责发生制,也就是没有收到的钱,可能被拿来当作收入;同理,没有付出的钱,可能被记录为成本;又可能是收到的钱不算收入,付出的钱不算成本。
利润表不像现金流量表,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编制的,比较难作假,因为钱是真实存在的,需要流入流出的证据。利润表也不像资产负债表,如负债表里面的负债你不好好写,你看以为债权人(如银行)不会盯着负债看?
想要了解更多阅读财报的技巧,推荐大家阅读《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那净利润是怎么来的呢?在不考虑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损失的情况下:
营业利润=收入-支出。营业利润是企业的核心利润,我们可以看出这家企业的竞争力情况如何。这里给大家提醒一下,财报中的收入,是不含增值税的。按惯例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企业卖出一瓶酒,收入1000元,增值税率为13%,那么在该家企业的收入上只会写上:1000/(1+13%)=885元。
利润总和=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外收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主营业务外收支占比较大的企业,说明主营业务不行,或者有其他的坑,大家一定要谨慎!
净利润=利润总和-所得税。
当然,如果该家企业有【少数股东权益】项目,需要从利润表中减去它,才是报告中的净利润,也就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很多人不知道少数股东权益什么意思,我初学金融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在这里也给大家科普一下: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持股比例)
举个例子,比如这家子公司呢,母公司控股80%,A公司(与母公司无股权关系)控股20%,也就是说,假设这家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有100元,那么母公司就会拥有80元的权益,但是这20元(100元-80元)的权益,属于A公司的,我们要排除掉。
投资者在分析利润表时,需要将成本、税收和费用等各自占比收入的比例进行计算,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与企业的历史和企业的同行进行对比。分析差异的来源是竞争力不足还是其他原因。对投资者而言,有任何让我们不放心的数据,我们可以选择放弃它。毕竟A股好几千只股票,我们宁愿错过也不要让自己踩坑。让我们胜出的概率变得越来越大,雪球越滚越大。
利润表中也有投资者会关注每股收益和PE,这个我以前的文章有分享过,大家可以点击去看:
浅谈市盈率和投资回报率
浅谈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