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北证50etf分析(华夏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值得买吗)

就在今天!华夏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重磅发售!

 

这只基金值得买吗?如何买?一文说清楚!

 

01

跟踪北交所首只核心宽基指数

 

华夏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跟踪北证50成份指数(代码:899050)。作为北交所市场的首只核心宽基指数,北证50汇聚了北交所市场最具代表性、市值规模和流动性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

 

从指数特点来看:

 

✔ 此次入选首批北证50成份指数的样本股中,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占比近4成,为北交所内部的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参考标杆。

 

✔ 小市值高科技,成长性突出。今年前三季度,北证50成份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7.4%29.8%,ROE-TTM达到15.1%,不仅超过北证A股整体,也显著领先同为中小盘科技成长风格的科创板与创业板。同时注重研发和创新投入,前三季度样本股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5.4%,研发强度4.7%,积累发明专利近千项。

 

数据来源:Wind,申万宏源研究,财务指标截至2022.9.30

 

✔ 代表性强。成份股覆盖16个细分领域,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数量居前,总市值1350.73亿元,占北交所总市值的65.97%,代表性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24

 

✔ 把握价值重估机遇。北证50指数估值长期低于科创50、中证1000及创业板指数,截至2022.11.24,最新估值PE(TTM)为19.73倍,处于较低水平。

 

数据来源:wind,2022.4.29-2022.11.23

 

成份股中的专精特新企业,如贝特瑞、吉林碳谷、同享科技等,估值水平显著低于沪深两市同类公司,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个股涨幅数据截至2022/11/24,数据来源:Wind,各商标权归属其所属公司所有,此处作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

 

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开市一年多来,规模持续获得扩容,近期两融、混合做市、降低手续费等方面政策利好陆续推出,标志着市场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随北交所股票纳入跨市场指数体系,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02

为什么要借助指数基金投资?

 

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集地,从北交所中挖掘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也将蕴含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不过普通投资者想要参与北交所股票交易和打新其实对资金门槛的要求并不低。同时,相较于沪深交易所,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更小、更早、更新”,对选股和研究能力的要求会相应更高,30%的涨跌幅限制也使得市场波动可能更大。在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情况下,借道北证50相关指数基金进行布局,分散个股风险,可能是相对更优的方式。

 

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的推出有助于引入增量资金和更多样化的投资者,进一步引导中长期资金配置创新型中小企业,相应的个股流动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望带动北交所市场股票整体的成交活跃度,从而促进市场良性发展,未来行情值得期待。

 

03

基金认购时间

 

本基金自2022年11月29日至2022年12月12日(含)进行发售。

 

04

基金认购方式

华夏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是一只北证50成份指数的场外指数基金,相较于场内ETF产品,投资场外指数产品无需开设证券账户,购买渠道更加多样化。

 

1元起投!本基金认购以金额申请,每次最低认购金额均为1.00元(含认购费)(代销机构认购最低认购金额以各代销机构的规定为准)。

 

05

基金认购费率

相较于主动管理产品,场外指数产品管理费、托管费及认申购费率通常更加低廉,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投资者在认购A类份额时需交纳前端认购费,费率按认购金额递减,具体如下:

 

A类基金认购时一次性收取认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认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

 

06

指数投资,优选华夏基金

2004年,华夏基金推出国内首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推动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进入ETF时代。截至2022年半年末,华夏基金旗下被动权益产品管理规模超3100亿元,是境内首家权益ETF产品规模突破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

 

经过17年的实战,华夏基金不断创新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管理能力获海内外机构认可,连续七年获评“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2015-2021年度,中国证券报)。

 

数据来源:上交所、深交所,华夏基金,截至2022年6月30日,权益类ETF包括股票ETF、商品ETF、跨境ETF、不含联接基金。基金评价结果不是对未来表现的预测,不作为投资建议。

 

作为首批跟踪北证50成份指数的指数基金,华夏北证50成份的推出,方便了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市场和更好把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机遇,将为市场引入增量资金和多样化投资者,对成长股和稀缺专精特新标的有配置需求的投资者,不妨重点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