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投资收益率多少才合理(多少收益率是合理的预期收益率)

一、阅读心得

之前读杨天南老师的《一个投资家的20年》,十年半之后100万本金增长到1022万,十年半的年化收益率为=RATE(10.5,-100,1022)=24.78%。

于是在设定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15%的年化收益率目标。想着,杨老师的收益率为24.78%,那15%的目标难度应该不会很大吧。

结果,正如杨老师所说的:“现实很现实”。

看了雪球用户“股权养老”的文章《聊一聊年化收益率》(网址:网页链接),文章中列出了各类投资大师、指数基金、股票型基金、国债基金、中国公募基金、优秀的偏股型基金等十年以上年化收益率,结果发现最优秀的是股神巴菲特为20.10%(投资55年)。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被称为股神,不是因为年化收益率为20.10%,而是因为55年来平均20.10%,目前还没有一个投资大师或机构的组合超过55年的同时收益率超过20.10%。投资时间短的,收益率波动大,当投资时间拉长,收益率会趋于稳定。或许要过20甚至30年才能知道,到底有没有人能超过巴菲特了。

这篇文章的结尾,给出了一个结论:我(该篇文章作者:雪球用户“股权养老”)个人认为年化投资收益率合格为6%,良好在6%~8%,优良8%~10%,10%以上属于优秀,15%以上属于高手。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个年化收益率优秀度评判的时间跨度前提为10年以上。

看来杨天南老师十年半的年化收益率24.78%几乎就是天花板了。

虽然15%的目标看起来很难,但是我觉得我们个人投资者有一个天然的优势:资金规模的体量。在同等条件下,资金体量越大,高收益率的难度越大;资金体量越小,高收益率的难度就越小。从这个角度看,15%的年化收益率并非没有可能。

我,在价值投资的路上是个新手,初生牛犊不畏虎,还是想试一下呢。

二、投资心得

虽然跃跃欲试,但是也得有个客观的认识。我在雪球新建一个组合时,发现了这么一组数据:

 

新建的组合,总收益当然为0%,但是右下角却有这么一组提示:

总收益排行(沪深):跑赢51.89%组合。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新成立的组合,还没有经过市场的波动,就已经秒杀了一半的组合,一半组合的收益处于亏损状态!

看来,从股市里赚到钱,真的不容易啊。

但是,真的不容易吗?

这就是我想知道的灵魂拷问:从股市里赚钱,到底难不难?

再来看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股票(年线见下图),从100元起步,经历32年到了3089元,32年上涨3089/100=30.89倍。年化收益率=rate(-100,30.89,32)=11.32%。

请问:投资于这个股票的人,是赢利的多,还是亏损的多?

 

当时,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上初中的儿子,儿子说:都涨了30倍了,还能不赚钱吗?

可惜啊,现实很现实,股市里“七亏二平一赚”的比例没有很大的变化。上面说的股票其实是上证指数。

我也不太明白,为何指数大涨了30倍,股市里的多数投资者还是亏钱呢?

可能性一:涨跌的个股数量不均衡?

难道是个股的涨跌不均衡?比如,上涨幅度集中在几个股票,而其他股票都是下跌?

我下载了所有股票的20051231和20221231的收盘价,在2005年有数据的股票数量为1242家,20221231的收盘价低于20051231的收盘价的股票只有六家,分别为:

 

除了这六家之外,持有其他的1242-6=1236家股票,持有17年的收益都是正的。持有正向收益的股票的概率为1236/1242=99.5%,只要运气不要太差,基本都能做到正向收益。

可能性二:个股的涨跌幅度不均衡?

整个市场就靠几个龙头股大涨起来?其他股票小涨?

由于2005年很多股票的前复权价格已经为1元以下,甚至为负,所以做了个平滑处理:当股价低于1元时,将2005年的价格调整为1元,然后调整2022年的股价:2022年的股价+(1-2005年的股价)。用平滑调整后的2022年股价/2005年的股价来计算上涨倍数,并取倍数的整数,例如14.92倍就取14这个数值作为统计上涨区间的个数。

考虑到上证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11.32%,2005-2022为17年。

那么我们可以设定一个达标的涨幅:即达到上证指数的涨幅我们认为涨幅达标。上证指数17年的上涨倍数=(1+11.32%)^17=6.19。

即:用平滑调整后的2022年股价/2005年的股价=上涨倍数,要大于6.19才算达标合格。

(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维度进行分析:2005-2022上证指数上涨倍数=3089.3/1161.3=2.66倍,我们取倍数高的分析。)

来看下这1242家股票的股价上涨倍数分布表:

 

几点说明:

1. 统计的1242家股票里,涨幅倍数前三的是贵州茅台、片仔癀和山西汾酒,而涨幅倍数最低的三家是:智度股份、*st辅仁、民生控股。有意思的是,涨幅倍数排名前三的三家公司,一看名称我就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涨幅倍数排名后三的三家公司,我还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查了资料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也印证了“简单的商业逻辑,是好企业的标准之一”这个观点呢?

 


 

2. 统计的1242家股票里,有58.7%的股票涨幅是低于6倍的,而41.3%的股票涨幅是高于6倍的,差不多四六开的概率,比猴子扔飞镖的概率高多了。如果按照上证指数实际上涨2.66倍的维度来计算,那就有80%以上的股票的涨幅是高于上证指数的。

3. 根据查询个股涨幅倍数数据,6倍以下的个股涨幅平均为3.59倍,而6倍以上的个股涨幅平均为21.69倍。最高最低相差21.69/3.59=6.04倍,从这个数据上,也充分说明“分散投资可以提高获得更高收益的概率”

4. 由于数据平滑可能会导致涨幅倍数的失真。在原始数据中,2005年的股价因配送分股、分红等原因股价小于1元的714家,占比714/1242=57%,这部分股票的涨幅倍数平均值为17.41,是不是也变相说明“爱分红的企业是好企业,分行越多,上涨的概率越大,上涨的幅度越高”?

5. 在原始数据中,股价已经变为负数的有322家,占比322/1242=26%,这部分股票的涨幅倍数平均值为27.5。哇,这数据太美妙了,27.5倍的话,年化收益率为:27.5^(1/17)-1=21.5%,立马达到杨天南老师的水平。还有,有1/4的股票超爱分红,说明这些股票很常见,不是稀有品种;这些超爱分红的股票上涨倍数的平均值又达到了27.5倍,去掉贵州茅台这个异常值,这些爱分红的股票的上涨倍数平均值也达到了21.7倍。用网络话语说“爱了爱了,可以爱一辈子了”。这些股价变为负数的股票详见下图,按需自取:

 

6. 在原始数据中,涨幅倍数排名前100的股票中,2005年股价为负数的股票有70家,占比70%,如下图所示。我记得有本书中提到,某位投资者有个观点,大意是说分红的股票才涨的快,看来的确如此啊。从下图的原始数据也可以看到,其他还未到达负价格的股票,多数也是喜欢分红的,只是分红的速度的没有上涨的快,所以现在价格还没有到达负数。

 

7. 在原始数据中,2005年股价大于1元的股票有535家,占比535/1242=43%,这535家的平均倍数为5.78。

从前面两个大方向、好几个不同维度的数据来判断,从股票上获取收益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为何会变成“股市投资七亏二平一赚”的格局呢?股票股市质地本身挺好,如果还取得亏损的负收益,那就只有人的因素了。

即:人的交易行为导致降低了收益率。

再回到那个灵魂拷问:从股市里赚钱,到底难不难?

从股票本身的发展数据来说,从股市里赚钱,不难!

只要买入后一直持有,拿时间换空间,只要时间够长,大概率还是能获得正收益的。

从人的交易动机和行为来看,从股市里赚钱,超级难!

因为“股市投资七亏二平一赚”的格局到现在还没有被打破,90%的人都没有赚到钱。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的交易行为改变了本来稳赢的局面。

那为何人的交易行为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呢?因为,股票之间的收益倍数是不确定的。因为,人人都只想抓住涨幅倍数排名前一第二的股票,即人人都想买第一个第二个贵州茅台,而不愿意买第十个贵州茅台。

前面几个数据总结下:

1. 股市投资七亏二平一赚的投资结果分布,而上证指数32年上涨30倍。

2. 在2005年底买入股票持有到2022年底,有99.5%的概率获得正向收益。

3. 2005-2022年间,有80%以上的股票跑赢上证指数。

4. 2005-2022年间,有41%的股票上涨倍数超过6倍。

5. 2005-2022年间,有26%的股票超爱分红,导致2005的股价变为负数,同期上涨倍数均值为27.5倍。

6. 2005-2022年间,涨幅排名前100的股票中,有70家股票的2005股价为负数,剩余30家也在奔往负数的路上。

经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想要长久地在股市里存活并活的很好,请购买那些超爱分红的股票。

写到这里,突然有个想法:更多投资者更愿意去走技术投资这条路,可能是因为有大样本可以分析,数据非常直观,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取什么样的收益率,数十年的数据测下来,一目了然;而价值投资想做大样本分析太难了,毕竟财报上的数据很难通过批量的方式获取,也很难进行横向、纵向地深入分析。如果价值投资者能够用大样本的数据来分析价值投资获利的可行性,或许会有更多的人采用价值投资这种方式。

希望这篇文章里的数据分析,能让大家对爱分红的股票有个数据上的依据:

爱分红的股票,涨的快!

三、组合收益

1.组合收益对比情况

开始是用了雪球的持仓盈亏功能,后来发现还有个组合功能。于是,改用组合功能来表示持仓的收益情况。

 

2.本月操作

在继续研究价值投资的过程中,发现除了每股收益和股息率外,还需要通过每股现金、经营现金净流量、扣非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与收入的关系等维度来判断企业的基本面好坏。

于是在调整持仓时,除了将每股收益和股息率作为评判标准外,还增加了五个评判企业基本面的维度,将符合以下条件的标的纳入股票池:

(1)每股收益和股息率优于建行;

(2)五个基本面维度中,达标的维度至少有四个。

根据以上标准,调整了圆满人组合。

总结下:本月的操作主要是用组合功能来展示投资情况,优化了选股标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