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定投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选择了定投。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多次分享过定投的难点、关键点。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定投中的“8个不要”。
很多小伙伴知道,但做到的却很少。
1、不要总是“等等看”
不少小伙伴认可定投,也打算做定投,但喜欢“等等看”。
有等着行情下跌捡便宜货的、有等着行情好转追涨的…
其实,定投不用刻意择时。
首先,单次定投扣款对整体成本的影响很小,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定投,并不重要。
第二,即使最低点定投,收益也不见得更好。某一次的低点定投似乎“抄了指数的底”。但之后指数一路上行,实际上错过了更多低位买入的机会。
第三,即使不幸定投在高点,也不一定会被“套牢”。
2007年10月16日6124点当天,开始定投上证指数。10年之后,截至201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3378点,定投收益率25.78%(定投年化收益率为2.34%)。
这笔定投在2009年6月18日2853点第一次回本。期间上证指数下跌53%。
上证指数定投与一次性投资示意图
20071016—20171016
数据来源:Wind
行动起来,比翻来覆去地犹豫、琢磨更重要。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鹤滩
2、不要影响日常生活
万事都得有个度,定投的钱也如此。
1、定投的钱是“小钱”,是生活中的闲散资金。
定投金额“就低不就高”,以不影响日常生活为宜,每月固定收入的10%至20%即可。
2、定投的钱是“长钱”。
定投贵在坚持,资金不足容易中断。因此,定投的钱最好是“固定的”、“持续的”,工资等固定收入比较合适。
3、定投的钱是“未来的钱”。
定投主要满足子女教育、养老等长期目标,资金流入应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春秋·左丘明
3、不要随便选只基金
定投需要有好的投资标的。
“指数基金”适合定投的三大理由:
★ 长期看,指数基金业绩优于主动管理的基金。美国先锋集团数据显示,在截至1997年的35年里,标普500指数基金的业绩战胜了70%的主动型股票基金。
★ 指数基金通常会保持90%-95%的高仓位,熊市跌得凶,可捡到更多便宜份额;牛市反弹大,或将获得更高收益。
★ 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更换频繁,保持长期的稳定业绩较难。
天风证券今年3月发布的研报显示,2005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经理变更的比例平均在30%左右;2015年甚至达到了60%。
2005-2017年股票型基金变更情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春秋·孔子
4、不要期盼定投成就千万富翁
我们对定投的收益要有理性的认识。
定投不是“一夜暴富”的工具,也难以成就千万富翁。
我们做过一个测算。
以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基准日开始做定投,截至2018年12月17日,年化收益率为3.62%。
如果以这个收益率计算,定投20年后要达到1000万,从现在开始,每个月的定投扣款金额应该是:2万元!
数据来源:Wind
奔富豪之梦去做定投的小伙伴,醒醒吧。
但定投可以大概率战胜通胀,有机会为家庭理财添砖加瓦。
对定投收益率有理性认识,才能更好地坚持。
理性是罗盘,欲望是暴风雨。——波普(奥地利哲学家)
5、不要被负面情绪影响
定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下跌、亏损,也会犹豫、后悔,甚至想要放弃,这都很正常,别太在意。
把下跌当作捡便宜货的机会;把犹豫当作对意志力的磨练。
不要因为市场不好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否定之前的所有付出。
积极乐观的态度,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
6、不要被人性打倒
能战胜强大敌人的人,首先是能够战胜自己弱点的人。
我们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过,定投是“逆人性”的:
★ 人们都喜欢及时行乐,而定投作为长期理财工具,是典型的“延迟满足”,与人性相逆。有多少人在定投时,做好了长期亏损的准备?
★ 下跌是买便宜货的机会。定投早期,多少人可以做到“下跌偷着乐”?
★ 定投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虽然很多人认同定投,但觉得不着急,没有及时开通。
......
只有克服了人性中的这些弱点,才能坚持笑到最后。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吕氏春秋
7、不要太在意短期市场涨跌
这包括两方面。
1、定投是满足子女教育、养老等中长期理财目标,不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5年、8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宜因为短期亏损,就轻言放弃,欲速则不达。
2、如果定投时间较短,就算赚了钱,也不宜很快赎回。
毕竟,定投是攒小钱成大钱,期数越长,投入的本金越多,越有可能积累成一笔可观的财富。
如果投入的期数短,比如只投了两三月,即使收益率高到翻倍,总金额也不多,这时候赎回,意义并不大。
要想跑第一,先得跑完全程。——巴菲特
8、不要“死守不动”
定投收益的高低,并不总和时间长短成正比。
定投前期是份额积累阶段,可以“懒人投资”。
但到了中后期,没有必要刻舟求剑,非得如期赎回。不妨提前,或者延后。
一来,到了定投计划的后期,由于前面累积的份额已经很多了,新增的份额对成本的影响非常小,定投摊薄成本的意义减弱。
反而,由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基金份额,本金大,一个小跌就能跌去大量的盈利;如果再碰上大跌,更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等到前期高点,从而影响我们实现定投的理财目标。
达到目标后,落袋为安反而更好。
二来,即使是长期限的定投,也同样会有牛熊转换的周期风险。所以,到了定投后期,我们应该避免在弱市中赎回。
万一定投计划到期时,遇上大熊市,多坚持两年也许更好。
知进退,别存亡,此人虽贫而终富——赤松子·中诫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