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市场关于其对企业、居民的影响颇为关注。实际上,是否破7的意义并不在于这个点位对于经济的实质影响会有多大,关键是如何看待人民币破7的原因,以及如何让汇率波动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避免其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冲击。
汇率破7,怎么看?
汇率随着贸易谈判形势变化而波动是正常的,前期汇率已经在6.9附近反复震荡了3个月左右,受到中美贸易谈判进度以及美国可能加征3000亿关税预期的影响,人民币突破7.0是市场供求的反映。
后续,如果中美贸易谈判出现阶段性缓和,人民币汇率很有可能再次回到6块多。正如,央行回应的“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
中美贸易摩擦只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短期扰动,中长期汇率走势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比如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海外在中国投资的回报率等等。
汇率破7,怎么办?
加强政策沟通,避免形成贬值预期。破7对于经济的实质性影响很有限,主要还是心理层面以及预期的影响。
目前应加强人民币预期引导,避免汇率未来出现大幅波动,冲击实体经济。建议货币当局明确强调中国不会用汇率工具作为贸易战的筹码,汇率波动在中美贸易战中是因变量。过去是,以后也会是。
货币政策的调整并不必然带来汇率波动,关键在于国内改革的深度、力度、精度和进度。
中国确实面临着“蒙代尔不可能三角”,货币政策受到内外掣肘。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必然带来汇率贬值。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连续多次进行大规模量化宽松,巨量的国内流动性并没有让美元贬值。类似的,2000年到2006年日本央行实施零利率,并推出资产购买计划(QE),量化宽松力度也很大,但期间日元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持续贬值。
可见,经济中长期的发展潜力是汇率背后最强大的支撑力量。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加快改革的深度、力度、精度和进度,聚焦体制机制和要素市场的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提升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内生增长潜力,是保持汇率中长期稳定,走出“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治本之策。
适时适当运用人民币中间价逆周期因子、发行离岸央票等工具,提高做空成本,稳定汇率预期,打击恶意做空和短期投机炒作行为。
中国目前在维持汇率稳定方面,具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丰富的政策工具,建议密切关注近期关键点位的汇率波动,适时适当运用有针对性的工具,提升境外机构借机沽空人民币的成本,防止形成人民币的单边行情。
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为外资流入创造条件,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外资的负面影响。
当前全球资金对于A股的配置比例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中国经济体量、增速和发展潜力并不匹配,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提升为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更顺畅的渠道,同时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法规和交易制度,提升外资的认可度,有利于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外资波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