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扛把子,比王公布了三季报预告:前三季度净利润91-95亿,同比增2.72-2.89倍;单Q3净利润55-59亿,同比增3.33-3.65倍,环比增1.2-1.36倍。
机构对比亚迪今年的利润预测为105亿,目前看肯定超预期,而且单车净利率得到了极大改善:平均达到1万元左右,很不错。
正在巴黎举办的车展,比亚迪展出了三款车型:唐、汉、元plus,其中汉、唐的预售价格直逼奥迪Q7。虽然不一定能卖出去几辆,但至少表达了国产车并不比欧洲车差的态度,这点要为比亚迪点赞。
但比亚迪的问题,跟宁德类似:已经触碰到市值天花板,缺乏第二增长曲线,剩下就是业绩兑现的节奏了。
有机构预测明年比亚迪销售300万辆汽车,假设单车净利润保持1万,那就是300亿的利润,相较今年再翻一倍,但24年呢?还能增长多少?随着明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逼近40%,之后降速是必然的结果。
增速下滑 vs 产能释放,几乎可以肯定:新能源车行业将在24年陷入价格战,红海变紫海,利润率降低+堆性能内卷,杀估值在所难免。
目前比亚迪市值8000亿,对应300亿利润市盈率26.7,对应400亿为20,就制造业而言不算低,真杀起估值来到10pe都很正常:现在美的11pe、格力8pe,股价全部腰斩。
所以不排除出现比亚迪利润120亿、市值8000亿,利润400亿(如果能到的话)、市值4000亿的情况,除非能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否则前期高点很难突破。
……
1. 东方航空宣布:计划于10月底恢复多条国际航线,包括至曼谷、东京、首尔、迪拜等地的航线,届时每周国际航线将增至42条108班。
希望是逐步放开的开始,不过我之前说过:航空旅游酒店等走“困境反转”逻辑的票,放开意味着困境的底层逻辑消失,以后就是实打实的业绩驱动,但不少股价比19年还高,缺乏投资性价比。
2. 9月国内36个新型储能项目开标:总容量6.05GWh,总功率2.63GW,平均中标单价2.11元/Wh;同期有44个新型储能项目招标,总计规模12.59GWh。
今年国内已经招标40GWh,机构预测22-25年储能新增需求为179GWh,刨除今年的量,未来三年复合增速55%。
此外独立储能项目的招标量,开始超过新能源配储,再加上欧洲、美国的需求,如果非要给赛道股排个序,我认为大储>海风>组件。
但还是那个问题:股价太高!实在下不去手。既然成长性短期不会消失,那最好等像样的回调后再买,大树长不到天上去,万物皆周期。
3. 锂价再创新高:电池级碳酸锂涨4000元/吨,均价报53.55万/吨,工业级碳酸锂涨5000元/吨,均价报52.05万元/吨。
可锂矿股却不涨反跌,原因我以前也说过多次:没人相信锂价能永远涨下去,谁都怕被挂在山顶上,另一方面过高的锂价容易造成下游博弈反噬,不确定性增加。
……
今天轻微缩量,两市共成交7938亿,2108家上涨、2511家下跌;北上资金净流出37.6亿,本周两天净流出81.8亿,A股很硬。
但有个信号值得关注:今年北上资金总净流入仅379亿,创下2016年(604亿)以来的最低值,去年为4352亿。哪怕是贸易战+美元加息的2018年,北上资金也流入了2896亿,今年低得不可思议。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北上资金的量,大体与上证50、沪深300共振,所以白马股,可能还得等北上资金恢复大额买入后才有机会。
美股昨晚大涨,目前盘前也在大涨,维持两边市场底部区域的判断,不追高,保持耐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