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投资者对信托投资存在的风险性,以及风险大小面临的可控性,今天小麦就为各位分析下信托投资中面临的问题。
想知道信托产品是否安全、是否具备风险可控性,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了。
首先是考察融资方的资质、实力以及信用情况。投资者需要考察项目的还款来源是否可靠。在这些条件进行评估都达标之后,才具备了发行信托产品融资的可能性。
其次,投资者需要知道信托公司是否会要求融资方提供足够的增信措施,也就是风控措施。
小麦从过往的投资中总结,一般常控的投资风险措施包括:实物抵押、实力强劲的第三方公司、项目公司股权质押、优先列后结构化设计等。
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一类浮动收益的信托产品,这类产品是主动管理型,一般管理方是一些私募基金。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大,这类产品一般是不保本的,投资者购买时格外需要注意。
此外,在信托投资中同样会存在投资误区:
1. 相信银行的渠道。
由于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造成很多投资者只相信从银行的渠道购买信托。这其实是一个误区,银行买产品不意味着就有银行背书,相反,万一产品出现问题,银行还有可能帮不了你,因为银行不承担产品的风险责任。
2. 高收益的产品,面临的风险更大。
在很多投资者看来,信托产品与高息存款可以等同,因此选择购买时,预期收益成为第一要素。不过,高收益的背后往往也有匹配的风险。为此,投资者未来购买信托时,要充分对投资标的的风险、来源进行评估。
3. 根据信托公司的评级选择信托产品不一定收益高。
很多投资者会通过网络对比各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将信托产品进行 “评级”。
但其实,这些“评级”的背后,我们暂且不讨论其权威性,科学性,在很多时候,这些“评级”是难免少不了信托公司销售目的。投资者很容易就会被这些所谓将风险标明的数字带到一个指定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上,而这些进行评级的机构可能连信托公司都不是,只是一个三方机构。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一家信托公司主打的信托产品类型是不一样的,那么难免让人怀疑,信托公司在进行评级的标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