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量化对冲。
其实,量化和对冲本身并不是“一家人”,之所以终能“终成眷属”,是因为二者结合后能获得超额收益的“结晶”。
举个例子:如果利用量化方法,选出能够跑赢指数10%的股票并买入。当市场上涨20%时,买的股票就上涨了30%。但在此前已经做了对冲操作,即做空指数(卖空股指期货),所以会在指数做空上丢掉20%的收益(做空意味着看跌),这样一增一减会净赚10%;相反,如果市场下跌20%,那则会损失10%的收益,但由于之前做空指数,会因为做空赚20%,一减一增依然净赚10%。
是不是很神奇?!这就是量化对冲的魅力!而这种方法,也被大家称为市场中性策略。
二、 多因子选股模型。
具体的选股模型非常复杂,但原理很简单。多因子选股,就是以多个因子作为参照标准进行选股,这跟咱们找工作、找房子等是一样的。找工作的话,咱们要考虑它的薪资水平因子、公司发展前景因子、岗位匹配因子等;找房子的话,要考虑它的交通配套因子、小区卫生、噪音、安全因子等……所以选股也是一样,不过选股的因子很多,专家们就把这些因子分成了四大类:技术类,像价格、交易量、波动率等;基本面类,如价值因子、成长因子、公司债务因子等。研究类,如研究报告、目标价格、盈利预测、评级等。其它类,如机构持仓、媒体关注因子等。正是因为因子太多了,不可能全面考虑,所以专家们就做了一个模型,根据因子的权重,进行综合加权考虑。
而夏普比率是衡量私募基金风险的指标之一,比如某只基金的夏普比率是2,这意味着它所投资的股票或债券等收益每波动1块钱(即承担一个单位的风险),会给该基金带来2块钱(即获得相应的单位收益)的收益。
而引入多因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收益更加稳健,波动更少。找房子时,考虑的因素越多,或许终选择的就越好;找工作时,综合权衡后的岗位或许更令你满意。换成量化投资的话,夏普比率越高,单位风险带来的单位收益也就越高,反过来想,单位收益的波动将引起更小的单位风险波动。所以,引入的因子越多,收益就更稳健,收益曲线就越平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